恐鳥怎樣得名?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28日 作者:李湘濤
恐鳥曾是新西蘭眾多鳥類中最大的一類,身高為3—3.6米,最大的可達4米,比現在平均身高2.5米的世界上第一大鳥——非洲鴕鳥還要高??幟裉逯卮笤嘉?50—270千克,它的卵大如籃球,重量為10千克左右,大約相當于200只雞蛋的重量。
恐鳥除了腹部是黃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都是黃黑色相間。雖然恐鳥的上肢和非洲鴕鳥一樣已經退化,但它的身軀肥大,下肢粗壯,奔跑時速可達60公里??幟裼敕侵尥夷竦淖畬笄鶚牽核牟弊佑杏鵜哺?,而非洲鴕鳥的脖子是禿裸的,并且比恐鳥的脖子要長;恐鳥是三根腳趾,而非洲鴕鳥是兩根腳趾。
800萬年前,恐鳥生活在新西蘭,曾一度繁盛,達25種之多。1350年,毛利人劃著獨木舟來到新西蘭,首批毛利人一上岸就見到一只只又高又大的鳥走來走去,嚇得他們恐懼萬分,慌忙逃回船上,所以,就給這些鳥起名“恐鳥”。人類發現恐鳥之時,也是恐鳥將要遭殃之日。
恐鳥性情溫順,在生活中為一夫一妻制,它們可以共同生活終生或者至其中一只死去,幸存者才去另尋配偶。它們以家族為單位結成的小群終年棲息在新西蘭南部島嶼的原始低地和海岸邊林區草地里。它們視覺敏銳,善于尋找植物的漿果、草籽和根莖等為食,有時也采食一些昆蟲。為了幫助消化,它們還有吞咽石子的習慣。由于恐鳥身體龐大,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每個恐鳥群體都有著自己大片的生活領地。由于恐鳥的生活區域人煙稀少,食物充足,并且沒有天敵。